二月二,龙抬头,剃毛头,一年都有精神头。 农历二月初二,是中国民俗中的传统节日“龙抬头”,也叫春耕节、青龙节。
(资料图)
老话说 “龙抬头风调雨顺,人抬头五福临门”, 此时春回大地,万物生发,很多人会选择在这一天去“剃龙头”,这也是理发店一年中生意最好的一天,去的晚的可要耐心等待,毕竟大家都想把自己正月里乱糟糟的头发收拾一下,让自己充满精气神的迎接春天的到来,期盼一年都能昂首挺胸,鸿运当头!
中华民族是“龙的传人”,“龙”是百姓心中的祥瑞之兽,也执掌着行云布雨,能得到“龙”的庇佑自然是风调雨顺,诸事顺遂,自古以来人们都会在仲春“龙抬头”这天敬龙庆贺,关于“龙抬头”的民俗活动很多,杂乱繁琐,各地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, 分享一下“龙抬头”这天的一些民俗习惯,牢记:两不碰,吃两样,做两事,“抬”起一年好运气
二月二这天各地都有个奇特的风俗,不能碰针线、剪刀、锥子等锐利的物品,不过想必应该不包括理发店,否则没办法“剃龙头”了。
这个风俗还是来源于对龙的崇拜,相传这天苍龙会在上空观望天下,挨家挨户恩泽福荫,若是动了锋利的物品,恐怕会刺伤龙眼,没办法来布云施雨,老话说“春雨贵如油”,能在春季风调雨顺,日后五谷丰登是每个庄稼人的期盼,家里有孩子的会提前一天将剪刀、针线藏起来,避免小孩子不懂事拿到了犯了忌讳。
磨盘、碾子如今已经很少能看到了,但古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有。二月二的一个风俗就和磨盘有关, 老话说“磨为虎,碾为龙”, 相传碾子是青龙的化身,这天要显灵附身到碾子上,如果用碾子来加工粮食,会伤到龙的身体,不是太吉利。
讲究的人还会早起将碾子打扫干净,把碾子支起来,让碾子有一个倾斜的角度,寓意让“神龙抬头上天”,希望能转运纳福,给自己家里带来福气。
龙抬头这天的食物大多和龙有关,如猪头肉叫龙头,龙须面叫龙须,春饼叫龙鳞,饺子叫龙耳,都给赋予了吉祥的美好寓意,北方很多地方二月二这天必须要吃炸糖糕,炸菜角的,叫吞“龙胆”,寓意苦尽甘来,雄心壮志的迎接新的一年。
食材:面粉2斤,韭菜1斤、油菜苔半斤、鸡蛋5个、粉条1把;蚝油、生抽、黑芝麻、花椒粉、鸡精、盐。
1、记住包菜角要用烫面,2斤面粉用开水搅拌成絮状,加一些油揉光滑,盖上保鲜袋醒发半个小时。
2、油菜苔焯水煮软,捞出控水后剁碎备用,将韭菜切碎,粉条放水中煮5分钟,盖上锅盖焖10分钟,捞出控水后剁碎,可以混合进去一些酱油,鸡蛋炒熟以后剁碎。
3、调味可以根据个人口味,我加入了蚝油,生抽,熟的黑芝麻,鸡精,盐,花椒粉,五香粉拌匀。
4、面醒发好以后,揉成长条,切成二两左右的大剂子。
5、将剂子压扁后,擀成巴掌大的圆饼切开,不要太薄,菜角体积大馅料多,皮太薄容易露馅。
6、将半圆形的面皮捏成漏斗形,将拌好的馅料塞入其中,根据自己的手法去包菜角。
7、将面皮都包裹成三角形,做成一个个菜角摆在竹帘上醒发10分钟准备炸。
8、油锅内放入比较多的油,油温五成热,将菜角放入锅里慢炸,炸到表皮金黄后捞出控油即可,一般炸菜角不需要复炸,一遍就可以炸好。
吃猪头肉也是龙抬头这天的著名民俗,人们认为猪为地龙,供奉祭神总要用猪牛羊三牲,后来简化为三牲之头,规模再小一些只用猪头即可,二月二祭祀过后将卤好的猪头分食,代表着已经抬起了“龙头”,全家人也都沾上了“龙气”。
“二月二,剃龙头,一年都有精神头”, 龙抬头这天“剃龙头”是流传最为广泛的民俗之一,民俗认为这天剃头理发,能够使人鸿运当头、福星高照。这天小孩理发,名为“剃喜”,借助苍龙抬头之时,保佑孩子能够健康成长,长大之后可以出人头地,大人这天理发,则有辞旧迎新之意,希望能够给新的一年带来好运、财气。
这个民俗如今照着老传统做的人已经不多了,但它却是传统民俗最重要的一环,很多地方史志资料大都有记载,如《朔州志》曾有记载:二月初二日,相传“龙抬头”,城乡开庙祭龙,名为“引龙”,又名“邀龙”“迎龙”“引钱龙”, 这其中还分为“汲水引龙”和“撒灰引龙”两种不同的方式。
“龙司水,水润财”, 南方不少地方会“汲水引龙”, 在水壶中放一些硬币,走出门到附近的水井和湖泊里打上一壶水,然后在回家的路上一路撒水,到家以后把剩余的水撒入家里的水缸中,相传这个可以将龙引入自己家中,保佑家中富足安康。
还有一种是“撒灰引龙”, 《析津志·岁纪篇》中曾记载:“二月二日,谓之龙抬头。五更时,各家以石灰于井畔周遭糁引白道,直入家中房内。”百姓一般会用草木灰或者石灰,在自己家院子里、大门外、水缸边等撒出弯弯曲曲的形状,也是有“引龙到家”的意思。
二月二龙抬头是传统的民俗节日,各地的民俗活动都各具特色,并不尽相同,有些也很有意思,如河北一带,龙抬头这天要趁着天没亮早起,打着灯笼或者点上蜡烛(现在多用手电筒)去照射房梁和房屋的角落,用棍棒敲打,默念“二月二,照房梁,蜈蚣蝎子没处藏”,让这些害虫见到亮光掉下来,把这些趁着春暖花开出来活动的毒虫给赶走。
您的家乡在“龙抬头”这天还有什么有趣的风俗,不妨一起分享出来。
我是市井觅食记,与世界交手多年,依然光彩依旧,兴致盎然!每日更新美食菜谱和市井生活,关注我,享受舒适生活不迷路。